小春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809|回复: 6
收起左侧

[转载]历史上的德国制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25 19:28: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账号

x

转来一篇文章, 与诸君共勉。 回头我再说说英国的事情

在历史上,“德国制造”,一直颇有名气。但在十九世纪下半叶,那名声很臭,是
廉价与劣质的代名词。那时候,大英帝国是最先工业化的国家,它的产品,代表着
工艺和技术的尖端。“买英国货”(Buy British),在当时,不仅是人所尽知的
时髦语言,还是一种富有的象征。

那时候的德国,工业很落后,产品从材料、工艺到质量,都很差劲。就连德国人自己,
也不喜欢。1876年,一位德国教授兼法官,对了,他还是位机械制造的专家,名叫鲁洛
(Franz Reuleaux),参加了美国费城(Philadelphia)的世界博览会上。就是这
个德国人,他把展会上所有的德国产品,统统称为廉价加劣质,痛斥不已。这个举动,
在德国,引起一片哗然。而在英国报纸上,则成为头版头条特大新闻,叫好之声不绝于
耳。一时间,德国制造,如同过街老鼠,臭名昭著。

德国人心里憋着气,他们很想弄清楚,那个日不落岛国,到底有什么神力?于是,他
们派出众多经济间谍,越洋过海,来到英国。英国人在自我陶醉中,一点儿没有察觉。
君不见,在大大小小的经济巨头沙龙里,在高等学府中下午茶的餐桌旁,晃动着许
多身影,流利的英语中,带着日耳曼口音。比如那位斯诺普(Schroop)先生,是一
个见人就笑、态度友好的翩翩绅士,自称只是私下对钢铁制造感点兴趣的一介草民,
但其话题和谈话对象的选择,却总与最新的炼钢技术有关。他的真实身份,是后
来大名鼎鼎的德国钢铁伯爵和兵工巨头克鲁普(Alfred Krupp)。

克鲁普,哦,应该称斯诺普先生,只是当时大批在英国探寻究竟的德国经济界名人
中的一个。那时,这种工作,被称为“学习旅行”(Studienreise),有点象今
天的出国留学。一大批的留英德国学生,在新建的大本钟(Big Ben,
建于1858年4月10日)下穿梭,数量多得令人起疑。其中,不具备斯诺普先生那
种表演天赋的,也大有人在。太过明显的间谍行为,以至被人察觉后报了警。
比如,那位后来的德国炼铁企业家赫施(Eberhard Hoesch),就在与人探
讨炼铁技术的聊天中,露出了狐狸尾巴。幸运的是,他在警察到来的最后一刻,逃掉了。

这些胆大包天,肆无忌惮的德国人!他们利用各种手段,合法的或不合法的,获
取了大量经济情报。回到家里,这些情报被研究复制,模仿成产品。然后,再出
口到英国,与那里的商品一样,堂而皇之,进入英国家庭。德国当时低廉的劳动
力价格,更使德国产品,有着廉价的特征。一时间,在英国市场上,从铅笔、
玩具、药品、钟表、啤酒、纺织物、工具到钢琴和家具,无不充斥着“德国制造”。

一位英国记者威廉姆斯(E. E. Williams),多少年之后,写了一本名为
《德国制造》的书。谈到当时铺天盖地的“德国制造”,他使用了愤世嫉俗的幽默
口吻:英国人呐,当你的妻子,从歌剧院回家,从听到的歌剧音乐、歌剧演员、
指挥、乐器,甚至乐谱,都是“德国制造”,你有何感触?当你在梦中,也受到
德国制造”的追逐,那个可怕的标志,显示在圣彼得的光环上。你被禁止进入
天堂,唯一的理由,仅仅是因为你的头额上,缺乏着“德国制造”的烙印。

最可气的,是来自德国索林根(Solingen)刀剪餐具,居然胆敢仿造锋利、耐
用的英国谢菲尔德(Sheffield)名牌产品。十八世纪四十年代,谢菲尔德人
发明了坩埚钢工艺,因而锻造出比以往更高质量的钢铁。同时,他们还发明了
一种将熔化的银镀在铜锭上、生产银餐具的技术。从此,“谢菲尔德餐具”名扬
四海,尽人皆知。然而,德国的垃圾货,使用低劣的材质和错误百出的技术
指标,看起去却与谢菲尔德餐具一模一样,还异常便宜。这还了得?

英国人气蒙了。这些可恶的德国人,这些可恶的“德国制造”!必须做点什么,
来阻止这种廉价劣质的垃圾货的蔓延。1887年8月23日,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
法案(Merchandise Marks Act),其中规定,所有的外国进口产品,
必须打上产地国的标志。而这项法案的重点打击对象,就是来自日耳曼的
“德国制造”。从此,偷偷摸摸的德国垃圾货,英国30%的进口产品,如
同烙在脸上的“红字”,裸露在英国消费者面前。

这是大英帝国的一个杰出发明。在一个时期内,也是一个打击海盗、
抵制伪劣产品的锐利武器。更有甚者,它还激发了英国人爱国主义的热情,
抵制“德国制造”,保护民族经济,一箭双雕。英国人太自豪了,一个小小
的标记,竟能有如此巨大的威力。

但是,多少年之后,再回过头来看,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战略失误,
一个重大的误判!其原因,是英国人低估了日耳曼人的气性。历来,
德国人在世人眼里,都是毫无幽默感的书呆子。但恰恰是这个书呆子,
身上还有着非同小可的秉性:理性、严谨、勤奋、守时、敬业、系统、
精确、讲究科学,凡事不做则已,做则做至完美极致。靠着这些秉性和
美德,仅仅十年光景,“德国制造”的消极声誉,就被德国人扔到了爪哇国。

1896年,英国记者威廉姆斯(E. E. Williams)在他的《德国制造》书中,
大声疾呼,那项法案,那个大英帝国的伟大发明,错就错在,它给德国生产
厂家,做了免费广告。它所起的作用,不是一篇探讨贸易关系的学术论文,
而是一个“战斗的号角”。

是的,这是一个唤起德国人所有潜能的战斗号角。那个“红字”,那种声誉,
不仅仅只是刺痛了他们的心。他们从那时起,开始了行动。不再是抄袭仿造,
而是自己发明创造,研制出属于自己的、名副其实的原创“德国制造”。那些
书呆子们,他们没有忘记鲁洛(Franz Reuleaux)教授的话:“征服世界
市场,不能靠廉价的商品,必须拿出上乘的质量!”


威廉姆斯(E. E. Williams)在他的《德国制造》书中,曾提到过一家
在埃尔博菲尔德(Elberfeld)的化工企业。这家不大的工厂,竟然雇佣了
60多名化学工程师。这些人拿着高薪,却并不参与日常生产,只做科研。
科研,这是德国人的叫法。威廉姆斯说,在英国人眼里,这些人,啥都
没干。等到“啥都没干”的那些人,发明出一种新的产品,这个德国企业,
就在高质量、新产品的路上,又向前迈了一步。威廉姆斯补充说,这样的
企业在德国,并非个别现象。埃尔博菲尔德,是整个德国体系中的一个
小小组成部分。

除了科研,德国人还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工业标准体系,叫做“DIN Norm”。
从1918年的第一号“锥形销”标准开始,迄今已有33149个标准项目。这些
标准,日积月累,涉及到从工业生产到民用产品的各个领域。如今,其中
80%以上的“DIN Norm”,已为欧洲各国所采用。

很快的,英国消费者就根据自身的使用经验,得出了新的感受和认知:还
是那些同样的“德国制造”,铅笔、玩具、药品、钟表、啤酒、纺织物、
工具、钢琴和家具,比起本国产品,变得结实、耐用,而且一如既往地便
宜。这种性价比高,物美价廉的美誉,也渐渐风靡世界。“德国制造”,在
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认可,成为优质产品的标志。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德
国,又出现了被称为“德国奇迹”的经济发展高峰。汽车、洗衣机、吸尘器
和电视机,不用英国人强迫,自觉地带着“德国制造”的标记,走向全世界。

自此,“德国制造”的概念,从最初的生产国标记和海盗名声,转变到原创
标志,延伸为德国高效率、完美工艺的代名词和优质可信产品的同义词。
“德国制造”,带着耐用、可靠、安全和精确的基本特征,有着专利创新的
声誉。蒸汽火车头、电话、汽油发动机、电动机车、排字机、汽车、柴油
发动机、飞机、X光射线、雷达、微型照相机、电子显微镜、直升飞机、
太空火箭、传真机、扫描机、磁带随身听、MP3播放器、阿司匹林和
磁悬浮列车,都是德国人的发明和原创。

那个英国法案制定的始作俑者,德国城市索林根(Solingen),如今已
是驰名国际的“刀城”,产生了诸如双立人(Zwilling)、博克(Böker)
和三叉牌(Wüsthof)等国际顶级刀具品牌。借用一句双立人的广告词:
“人世间,只婵娟一剑,磨尽天下英雄。”德国人,只十年一剑,磨尽心
中忧痛。看来,凡事只要认真做,就没有做不成的。

附注,

1. 二战期间, 尽管制造精良, 德国坦克还是在数量上输给了苏联出产的拖拉机。
2. 英国精密加工其实一直很发达,起源是一颗螺丝
3. 日本有一段类似的发展阶段, 起源是一个钻头

评分

参与人数 1 +3 收起 理由
lijingshifang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2-26 08:29: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长文 很有警示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2-26 09: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6 09: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看到,很励志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6 09: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2英国精密加工其实一直很发达,起源是一颗螺丝
3. 日本有一段类似的发展阶段, 起源是一个钻头

4中国即将有一段类似的发展,起源是一把螺丝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6 09:59: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疯狂的舌头 发表于 2014-2-26 09:36
不用看,脑残永远是脑残。

二战时期,德国的运动员可以与全世界的运动员抗衡,德国的科学家可以与全世界的 ...

脑残永远是脑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6 10: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凡事只要认真做,就没有做不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小春网
常务客服微信
微信订阅号
手机客户端
扫一扫,查看更方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