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春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1928|回复: 17
收起左侧

我在紫禁城里玩艺术~~记我回国两年的经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1 12:28:31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账号

x
本帖最后由 一叶秋风 于 2014-9-1 12:28 编辑

    一直以来,想静心总结一下回国两年多来的经历,并不是有多忙,其实是懒得写罢了。我2002年高中毕业前往日本留学,在四国岛学了两年日语,然后考进爱知县某私立大学。2008年取得经营学学士学位,进入爱知县汽车领域的某家公司。当初的梦想是为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做准备。谁知进入公司第一年,行业就受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业绩下滑,随后又发生了关东大地震。地震没有击碎我的梦想,但公司内部结构的调整让我对进入中国市场失去信心,随后辞职。彷徨在再就职和回国的选择之间,也是受经营画廊的老爹影响,也听他讲了了很多收藏界的传奇故事,自己也对这个行业产生了兴趣,最终于2012年4月底踏上了回国的班机。
    回国后当年10月来到北京,经老爹介绍进入一家书画艺术品拍卖行工作,学习艺术品鉴定与投资,工资4000元,算是学徒吧。拍卖行一年举办春秋两次拍卖会,拍卖当代以及近现代书画名家的作品,赚取佣金。我跟着公司老板全国各地出差,拜访藏家,征集拍品,拿到北京去拍卖。工资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我熟悉了拍卖行以及了解了书画圈子,结识了很多圈内朋友,为我以后的独立创造了条件。
    我并不是来赚取一个月4000块钱工资的,我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我时刻关注着市场的变化,并试探性的做一些小额投资。书画市场鱼龙混杂,我喜欢上的第一个画家叫做朱新建,并于2012年年底第一次用28000元购买了他的一张作品,是一个四平尺斗方(国画以平尺计算面积,一平尺约为34×34cm),画的一个婀娜多姿的美人图,题款“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很快这张画就被我以31000元出售,赚到了3000块。春节放假回家的时候,我在一家画廊的网店又看中两张朱新建的美人图,并电话联系店主,电话里谈好了两张画7万的价钱。我傍晚即驱车2个多小时赶到淄博看画,搞收藏的人就是这样的,喜欢上一件东西就想立即搞到手。
    刚刚过完春节的缘故,艺术品市场有些冷淡,我回到北京,这两张作品一直留在山东老爹的画廊里。过了两个月,老爹打来电话,青州一家画廊的老板看中其中一件书有”一色杏花三十里“的作品,卖了38000元。我感觉朱新建的作品市场有上涨的迹象,跟老爹借了20万,又跟我出国前教我日语的老师借了20万,开始大量收购。我了解到南京一家画廊有6张美人图,我以35000元一张,共计21万的价格买进,可惜作品寄到北京以后,公司老板看中,6张作品加了一万块钱全部转让给了他。四月份春暖花开的季节,对我也是一个很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个月几笔生意做下来赚了6万多,第二次有了赚钱的感觉,第一次是第一次拿到工资的时候。随后朱新建的市场价格一路攀升,到六月份我出手另一件书有”黄昏庭院,燕子来时“的作品的时候,成交价已经达到了53000元,短短四个月,这件作品给我带来了18000元的利润。
    从四月份开始,朱新建的市场行情一路高歌猛进,成交价格节节攀高,人物,花鸟,山水,书法轮流领涨,直到九月份平淡下来。这是市场经济必然的结果,好在艺术品市场有谷亦有峰。此时又有一个艺术家引起我的关注。70后艺术家曾健勇,出道时间不早,画风融合了东西方艺术的特点,用中国画的笔墨构造油画的感觉,创造出了自己的特点。当今中国是出不了大师的年代,传统的国画难以有人达到齐白石,张大千的高度,更甭说超越了。很多画画的年轻人更多的融合了西方艺术的特点,用新的笔墨,新的构图,新的技法,新的材料,创作新的作品,以求突破,并形成了新的艺术形式“新工笔,新水墨”。无疑,在70后艺术家当中,曾健勇已经成长为“新水墨”的领军人物,并在2013年下半年得到市场认可,九月份市场行情约为7000一平尺,到了年底,已经翻了4倍,达到3万一平尺,然后形成一个趋稳过渡期。我常说,2013年的当代艺术,上半年属于朱新建,下半年属于曾健勇。成功抓住这两波行情,2013年四月份开始的大半年时间,我完成销售额达到了八百多万,并由此积累了第一桶金。
    时间转到2014年春节,我去成都玩了一个星期。刚到成都第二天,手机被偷,过了一个星期与世隔绝的日子。提前回京,办好新的手机,回到办公室里从电脑导出我保存的电话号码。一位朋友打来电话,他是石家庄某房地产公司的老板,收藏朱新建作品二十余年,电话中他说,朱新建过世了,享年61岁。心嗖嗖的冷。那段时间,朱新建过世的消息充斥了微信圈,都刷屏了我居然因为手机丢失,什么都不知道。我们因为喜欢朱新建的作品,我们亲切的称朱新建为“朱爷”,我们都成了“朱迷”,”朱迷“渐渐的形成了一个圈子。朱新建生前,计划于2014年4月13日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做一场个人画展,却因为画家的离开成了回顾展。朱新建逝世和画展的举办,给艺术圈带来很大的影响。他的作品价格也开始疯狂,并且持续的疯狂,也只能用疯狂来形容这段时期。市场的火爆也引起了全国各大拍卖公司的关注,北京,南京的拍卖公司连续举办十几场朱新建作品专场拍卖,成交价节节攀高,有的专场成交率达到了90%以上。这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的艺术圈和拍卖行都是不曾有过的奇迹。 甚至于有媒体爆出一句名言“有一种火爆叫做朱新建”。

    还是那句话,艺术品市场有峰亦有谷。经过这一轮火爆,朱新建的市场价格起来了,但是与当代一些画家动辄几十万一平尺的价格比起来,朱新建的价格还不算高,因为他的艺术水平摆在那里,而他又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从他的斋号“除了要吃饭其他就跟神仙一样斋”可见一般,朱新建注定是一个传奇。我们没有生在齐白石,张大千的时代,遇上朱新建,也是很大的幸运。朱新建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有很多画廊靠买卖他的作品赚到了钱。我在今年前八个月的时间里,销售额已经达到一千两百多万,其中朱新建的作品占了很大比例。
    在日本工作的几年,年收也有350万日币吧,过着不上不下的日子。虽然没有赚到很多钱,但是很感谢日本教给我很多人生的道理。 如今,我已经从拍卖公司辞去了一个月4000块钱的工作,其实不是因为钱的缘故,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公司和日本的公司实在有很大的不一样。现在,朱新建的行情也已经理性很多了,艺术圈各个板块行情都不是很理想,受国内经济大环境影响所致。明年或者再找一家拍卖行,或者继续自己给自己打工,还需要观察市场,择优而论。对了,我在北京琉璃厂开了一间画廊,就是招待朋友们喝茶,聊天的地方,在京的朋友有时间可以来玩,好茶伺候。
                                                                                                                                                                                         2014年8月31日 记于北京                                                         
发表于 2014-9-1 15:55:26 |
哇,写的不错,有时间去北京拜访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16:21:16 |
meistyle 发表于 2014-9-1 15:55
哇,写的不错,有时间去北京拜访一下

欢迎造访北京文艺青年
发表于 2014-9-4 13:56:18 |
写的不错,去北京的时候座座
 楼主| 发表于 2014-9-5 03:11:13 |
colored 发表于 2014-9-4 13:56
写的不错,去北京的时候座座

欢迎造访北京文艺青年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4 05:52:33 |
回国两年,漂在北京,艰苦创业,自以为小有成就,昨天跟荣宝拍卖一哥们聊聊天,敬佩阿!机遇阿,渴求阿!哥们与我同龄,都是82年的,南京艺术学院毕业加入北漂,算来应是06年进入艺术品行业。北京东三环有房,180平米高档社区,750万,加装修一千多万现大洋。哥们入行的06年,正直艺术品行业大好的时候,经过多年商界历练,已经成长为一个艺术品的好玩家,并赚得数千万身家。经过多年调整,市场已经趋于成熟,刘益谦3500万买的齐白石隔了一年拍场上举到4.6亿的神话已不可复制,但还有很多的机遇等着我们去创造和把握,希望是充满的,努力是必须的。
发表于 2014-10-29 02:40:03 |
本帖最后由 suifengpiao 于 2014-10-29 02:49 编辑

文笔蛮不错的!
看到最后,想起去年发生的一件事.我家附近有一对6旬老瓮夫妇,老翁是半个日本人,父亲是国军军官,娶得日本太太后生下他,长在天津,89年来日本的.现夫妇惨淡经营一中华料理店.虽是日本国籍,日语却是无法准确表达自己意思的程度.常去照顾他们,久而久之有了一定的交往.去年告诉我他父亲收藏有几幅齐白石的画,他想以3000万日元一幅的价格出手,让我帮忙并答应事成之后给我报酬.曾经给我看过他80年代在中南海与国家级大人物的合影,再加他的年龄及出身背景,无理由的相信画一定是真的....
经过几番周折,最后找到故宫博物馆的专家坚定,这几幅画均为50年代发行的水印画.....
很可爱的おじいさんだ!勿論、もっとかわいいのは私だった!哈哈哈哈....
发表于 2014-10-30 16:07:38 |
怎么联系啊?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1 00:25:39 |
suifengpiao 发表于 2014-10-29 02:40
文笔蛮不错的!
看到最后,想起去年发生的一件事.我家附近有一对6旬老瓮夫妇,老翁是半个日本人,父亲是国军军 ...

日本经济辉煌的时候买遍了全世界的艺术品,当然卖到日本去的不都是真迹,日本人来旅游买几张回去也很正常的。只是89年如果留在国内的话,或许能乘改革开放之机有所作为。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11-5 00:08:36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小春网
常务客服微信
微信订阅号
手机客户端
扫一扫,查看更方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