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春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123
返回列表
楼主: 冷落霜华
收起左侧

[原创&日记] 如今,感性是否已经成为一种“奢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0 18:24:18 |
ifuhappy 发表于 2012-3-10 18:11
又回到为五斗米折腰这个问题上了
不过如果都折腰,我看也只不算折

额~你是说陶翁么?他不是汉朝银~
发表于 2012-3-10 18:30:05 |
冷落霜华 发表于 2012-3-10 18:24
额~你是说陶翁么?他不是汉朝银~

不是,陶是东晋的吧。
托陶的作品,当年总把晋朝想的挺美好。
现在辩证来看,其实很黑暗。。。
 楼主| 发表于 2012-3-10 18:32:23 |
ifuhappy 发表于 2012-3-10 18:30
不是,陶是东晋的吧。
托陶的作品,当年总把晋朝想的挺美好。
现在辩证来看,其实很黑暗。。。 ...

那你说的是。。。
在我看来,惟有陶翁和王维的“归隐”,才算是“真隐”。。。
推荐你读《五柳先生传》,嘿嘿~
发表于 2012-3-10 18:39:31 |
冷落霜华 发表于 2012-3-10 18:32
那你说的是。。。
在我看来,惟有陶翁和王维的“归隐”,才算是“真隐”。。。
推荐你读《五 ...

你说的是指诗的境界么?
归隐和真隐区别是什么?愿闻其详。
 楼主| 发表于 2012-3-10 18:49:07 |
ifuhappy 发表于 2012-3-10 18:39
你说的是指诗的境界么?
归隐和真隐区别是什么?愿闻其详。

这个不仅是“诗”的境界,而是“人”的境界。。。
比如,很多人写山水田园诗,其实都是表达想要“归隐”的意图,但其中隐含更多的是仕途不顺,人生不顺,先隐居起来,伺机东山再起的强烈愿望,这些从诗词中都能读出来的。。。
但陶翁的“归隐”,那是真的“看透”了,看透这个世道,看透人生的道理,不如归去,自在逍遥,这从《五柳先生传》可以体会到的。。。
而王维,虽然也经历过仕途的打击,但他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内心向往平静悠然的境地,所以他的诗中,“归隐”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他性情的表达,内心真正的愿望。。。
发表于 2012-3-10 18:54:50 |
冷落霜华 发表于 2012-3-10 18:49
这个不仅是“诗”的境界,而是“人”的境界。。。
比如,很多人写山水田园诗,其实都是表达想要“归隐”的 ...

修在以行制性,性在以性施行。。。

是不是就是说,一个如果没有客观现实的冲击,可能不一定走上归隐这条路;
另外就是说,天性就是一直向往,即使没有这些现实的冲击,凭借自己的悟性达到的境界。。。

简单来说天才和人才的区别呢?
 楼主| 发表于 2012-3-10 19:07:33 |
ifuhappy 发表于 2012-3-10 18:54
修在以行制性,性在以性施行。。。

是不是就是说,一个如果没有客观现实的冲击,可能不一定走上归隐这条 ...

这跟“天才”或“人才”倒没有直接关系。。。
但我同意你前面的观点,为何山水田园诗可以成为诗词中一个大的派系,古代诗人大多仕途不顺,要做到像张九龄那样的职位,属于凤毛麟角,而文人又性情脆弱,经受打击后,通常就想归隐山水之间,但心里到底是不甘心的,所以又想另寻出路。。。当然,也有对朝廷失望,真正撒手不管的。。。
还有一种,就是天性平和无争,向往山水田园恬静的生活,即便没有经历太多苦难,也是可以自我悟出道理来的。。。
但我个人还是认为,如果什么都不曾经历,虽然心诚至善,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至少,写不出陶王苏辛那样的句子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0 19:09:31 |
ifuhappy 发表于 2012-3-10 18:54
修在以行制性,性在以性施行。。。

是不是就是说,一个如果没有客观现实的冲击,可能不一定走上归隐这条 ...

在诗词造就方面,能当得“天才”二字的,我看也只有李白了。。。
其实我觉得王勃也挺天才滴,可惜S得太早~
发表于 2012-3-10 19:54:25 |
冷落霜华 发表于 2012-3-10 17:37
保持“感性”,至少生活不会太过枯燥乏味。。。

对阿,这个肯定,要是有颗童心这世界永远让人兴奋
小春网
常务客服微信
微信订阅号
手机客户端
扫一扫,查看更方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